摘要

口述史方法具有非常鲜明和强烈的体验性、在场性、亲历性等特性,如今已被比较广泛地运用于各类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传承与保护等工作之中。但在口述史研究中,由于主客体双方自身能力或素质所限,在少数口述史研究中,出现了采信度不高、真实性不足等现象,削弱了口述史的文化价值和学术价值。基于此,有必要在完善口述史研究标准和范式的同时,提升主客体能力和素质,建立健全传承人管理制度,制定切实可行的政策条例,着力加强采访者、受访者和管理者三方的沟通和联系,使口述史研究最大程度地发挥出自身应有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