稻田与旱地土壤自养微生物同化碳在土壤中的矿化与转化特征

作者:简燕; 葛体达; 吴小红; 周萍; 王久荣; 袁红朝; 邹冬生; 吴金水
来源:应用生态学报, 2014, 25(06): 1708-1714.
DOI:10.13287/j.1001-9332.20140409.006

摘要

选择亚热带地区3种典型稻田和旱地土壤,应用碳同位素14C-CO2标记示踪技术结合室内模拟培养试验,研究自养微生物同化碳("新碳")在土壤碳库中的矿化和转化特征.结果表明:在100 d的培养期内,"新碳"的矿化经历了先上升、10 d后缓慢下降、最后渐趋稳定的3个阶段."新碳"的矿化比例为8.0%~26.9%,矿化速率为0.01~0.22μg14C·g-1·d-1,其中,稻田土壤为0.01~0.22μg14C·g-1·d-1,旱地土壤为0.01~0.08μg14C·g-1·d-1,而原有有机碳的矿化比例为1.6%~5.7%,矿化速率为1.3~25.66μg C·g-1·d-1.土壤活性碳库[可溶性有机碳(DOC)、微生物生物量碳(MBC)]中,14C-DOC在培养初期(0~10 d)先上升,升高幅度达0.3 mg·kg-1,10~30 d又迅速下降,下降幅度达0.42 mg·kg-1,至30 d后缓慢下降.14C-MBC的波动与14C-DOC不同,在培养初期(0~10 d)先迅速下降,10~30 d又迅速上升,至40 d后缓慢下降并趋于稳定.水稻土14C-DOC/DOC的转化更新速率明显大于旱地,而旱地14C-MBC/MBC的转化更新速率大于水稻土.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