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随着技术进步和基础设施不断完善,理论上地理距离对国际贸易的阻碍作用应随时间推移逐渐减弱;但大量经验研究反而发现距离弹性随时间增加,这被称为"距离之谜"。本文研究认为全球价值链引起的中间品多次跨越国境是导致其出现的重要原因。本文首先构建两阶段生产的李嘉图模型,分别推导对比传统贸易和全球价值链贸易框架下贸易的距离弹性,从理论上解释全球价值链对距离弹性的影响渠道和作用机理。在此基础上,利用跨国面板数据进行经验检验,研究了距离和跨境次数对双边总贸易与增加值贸易的影响及其随时间的变化。结果表明在考虑全球价值链因素后,距离弹性随时间呈下降趋势,解释了"距离之谜"。在一系列异质性分析和稳健性检验后,本文结论依旧成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