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晋南山麓平原地带存在着两种类型的地表水资源:流量稳定的泉水和季节性的洪流。在龙祠周边,龙子祠泉是最重要的泉水资源,经过千余年的开发,于明代末年形成较为稳定的渠道系统和灌溉区域。在渠系建设和运行过程中,面对发源于山间的洪流,引泉灌区通过避、堵、疏三种技术手段加以防治,并用规范化的制度体系予以保障。被引泉灌区视为隐患的洪流,在边山地带却成了重要的资源,人们引用洪流淤灌土地,同样形成了一套技术和制度体系。地方社会围绕同一条洪流的防治与利用形成了两个不同的利益群体,双方在趋利避害的路径选择上逐渐找到平衡点,实现了互利共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