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中期白莲教的符号及其传播

作者:武玥; 吴琦
来源:闽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0, 34(04): 90-95.
DOI:10.16007/j.cnki.issn2095-7114.2020.04.017

摘要

嘉庆年间爆发的五省白莲教起义对清政府产生了剧烈冲击。川陕地区复杂而相对割裂的地形在帮助白莲教规避官府镇压而获得发展的同时,也阻碍了白莲教利用原有的人际关系网络在远距离地区进行传播。白莲教通过利用口号、图像等符号,实现了在远距离地区快速建立新的人际关系网络并继续发展大批白莲教信徒的目的。原本被山川割裂的边缘地区通过符号等传播方式相互串联,形成了更大范围内的白莲教文化网络,进一步加深了白莲教在川陕地区的影响力。在白莲教传播的过程中,符号在扩大白莲教影响的同时扮演了对教徒身份区分的作用,符号在白莲教传播过程中的象征意义远大于实际意义。共同的符号和标识加深了白莲教徒的集体归属感,并跨越地形和血缘构筑了浓厚的宗教氛围,在起义中爆发出强大的力量。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