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钦杭成矿带是华南地区重要的斑岩铜成矿带.前人研究表明区内斑岩铜矿床主要形成于中-晚侏罗世(180155Ma),含矿斑岩为壳-幔相互作用的产物.对区内新近发现的钦杭带西南段大瑶山地区的宝山斑岩铜矿床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其成岩成矿时代集中在晚白垩世.其中,隐伏含矿花岗斑岩体的锆石LA-ICP-MS U-Pb年龄为91.1±0.6Ma(1σ),出露地表不含矿的两个花岗斑岩锆石U-Pb年龄分别为91.3±0.8Ma(1σ)和90.1±1.0Ma(1σ).含矿斑岩和不含矿斑岩的锆石Hf同位素组成相似,初始εHf(91Ma)为-8.74-5.13,两阶段Hf模式年龄TDM2集中在1 2101 394Ma.以上U-Pb-Hf同位素分析结果表明,宝山铜矿床是一个晚白垩世早期(约91Ma)形成的斑岩型铜矿床,其含矿斑岩体的成因可能与中元古代地壳物质的部分熔融有关.结合前人的研究成果可知,钦杭成矿带存在两期斑岩铜矿床成矿作用,分别为中-晚侏罗世和晚白垩世,其中晚白垩世成矿作用可能与华南板块边缘后碰撞伸展构造背景有关;钦杭带西南侧大瑶山及邻区可能广泛发育有与燕山晚期岩浆活动(80100Ma)有关的钨-钼-铜(金)多金属矿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