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中国现代文学是一部由各种文学社团在特定历史环境下演绎的文学发展史,它们对文学创作活动的组织发挥了重要作用。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诗人们从战争爆发初期的流散,到1938年之后在西南渐趋聚集,民族、国家的生存,自我个体的生存,这些问题的纠缠在这个时代特别明显,在此基础上,对诗人与诗歌创作的组织成为"文协"、《七月》等报刊媒介、西南联大等学校学生文学社团等最为现实和最为迫切的要求。也正是他们对诗人的动员、凝聚和组织,对重构文学在战争中被破坏了的秩序发挥了积极作用,改善了西南大后方乃至中国的战时文学生态,促成了诗歌艺术的多重变化,甚至于奠定了诗歌发展的基调——革命的、大众的、现实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