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探讨卡泊三醇预处理对外用氨基酮戊酸(ALA)后裸鼠正常上皮中原卟啉IX(PpIX)含量的影响。方法将36只BALB/C裸鼠随机等分为ALA组和卡泊三醇+ ALA组, 卡泊三醇+ ALA组预先外用卡泊三醇软膏3 d, 3 d后两组均外敷ALA, 此后2 ~ 7 h内每小时每组处死3只小鼠, 取背部实验区皮肤组织, 荧光分光光度计测定裸鼠正常上皮组织中PpIX含量, 倒置荧光相差显微镜观察上皮组织冰冻切片中PpIX荧光强度及分布。结果两组裸鼠外用ALA后2~7 h内皮肤组织PpIX含量随时间逐渐增加, 相关性分析显示, ALA组PpIX含量与时间无显著相关性(r = 0.451, P = 0.369, ), 但卡泊三醇+ ALA组PpIX含量与时间呈强相关(r = 0.913, P = 0.011)。ALA组PpIX含量在第5小时达到高峰[(461.24 ± 43.45)ng/g组织], 卡泊三醇+ ALA组在第6小时达高峰[(668.88 ± 42.46)ng/g组织], 且在2、3、4、5、6、7 h时卡泊三醇+ ALA组PpIX含量明显高于单纯ALA组,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 0.05或0.01)。冰冻切片显示, PpIX弥漫性分布于裸鼠表皮层和真皮层, 卡泊三醇+ ALA组荧光强度在第5~7小时高于ALA组。结论卡泊三醇预处理可以提高ALA作用后裸鼠正常上皮中表皮及真皮层内PpIX含量, 为临床上卡泊三醇作为局部ALA-PDT的增效剂提供了理论依据。

  • 出版日期2018
  • 单位湖北省襄阳市中医医院; 桂林医学院附属医院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