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正>强制性运动疗法(constraint-induiced movement therapy,CIMT)的基础研究要追溯到上世纪40年代,首先由Tower在实验研究中发现:动物单侧锥体束受损后不能使用的患肢,在限制健肢的使用后,患肢的功能得到很大提高。Taub[1]在总结当时的观察结果的前提下,进一步研究,发现在多次尝试使用无感觉的患肢失败后而放弃,学会用健肢代偿的策略完成任务,并通过多次代偿强化了患肢的废用,即出现了"习得性废用"的概念。进一步观察发现限制健侧运动,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