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汉江是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和引汉济渭等跨流域调水工程重要的水源区,了解其鱼类多样性的现状及变化对于水生态保护尤为重要。作者于2016-2017年间对汉江洋县段干流与6条主要支流的鱼类多样性组成进行了两次调查,以Margalef丰富度指数、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Pielou均匀度指数和Jaccard相似性系数对洋县境内7条河流进行评估,同时通过相对重要性指数(index of relative importance, IRI)判定优势种,利用鱼类丰度生物量(abundance biomass comparison, ABC)曲线分析鱼类受干扰情况。结合历史记录,调查区域内共分布有土著鱼类76种,隶属于6目14科57属,以鲤形目鲤科和鲇形目鲿科鱼类为主,分别占土著鱼类总数的57.89%和11.84%;珍稀濒危鱼类共计5种,包括3种国家级保护水生野生动物。鱼类多样性分析结果显示汉江干流的丰富度指数和多样性指数显著高于6条支流。7条河流的IRI指数显示优势种为宽鳍鱲(Zacco platypus)。ABC曲线显示目前调查区域内鱼类小型化现象明显、鱼类受到较严重干扰。水利水电工程建设对于调查区域鱼类多样性影响最大,干流大型水库(大坝)通过改变原有流水生境、阻断河流纵向连通性、淹没重要鱼类产卵场等对鱼类多样性和群落组成产生不利影响;支流引水式的中小型电站造成下游河段减、脱水而使河道发生断流以及生境破碎化,从而威胁土著鱼类的生存。在跨流域调水过程中,应重视不同水系鱼类引入的潜在生态风险。对引汉济渭工程的水源区鱼类多样性现状的调查,有助于未来跨流域调水过程中鱼类变化的动态监测和外来物种的预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