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咽鳞癌组织中HPV16感染和p16蛋白表达的临床意义

作者:崔湘凝; 张欣; 徐婧; 黄东海; 唐瑶云; 田勇泉; 范松青; 刘俊文
来源:现代肿瘤医学, 2015, 23(13): 1813-1818.
DOI:10.3969/j.issn.1672-4992.2015.13.09

摘要

目的:检测口咽鳞癌中HPV16感染及p16表达率,并分析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原位杂交法检测60例口咽鳞癌组织中HPV16的表达,免疫组化法检测95例口咽鳞癌组织p16的表达情况,分析HPV16与p16的相关性,总结上述两种蛋白在口咽癌中的临床意义。结果:口咽鳞癌组织中HPV16感染率为48.3%(29/60),p16阳性表达率为52.6%(50/95),60例标本中HPV16感染与p1 6表达显著相关(P<0.001),用p16表达预测HPV16感染的正确率可达90%(54/60),跟国内外报道一致。p16阳性组相比p16阴性组,吸烟、饮酒、非嚼槟榔、T3+T4、有淋巴结转移、III-IV临床分期和高分化者所占比例更低,但不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平均随访时间38个月,随访率65.3%(62/95),62例口咽鳞癌病人中p16阳性组和p16阴性组的3年总体生存率和无瘤生存率分别为70.4%对比40.0%(P=0.008)和63.0%对比25.7%(P=0.004)。总体生存率多因素分析提示,p16阴性病人死亡风险是p16阳性病人的2.12倍(HR 0.471,95%CI 0.201-1.103,P=0.083),无瘤生存率多因素分析提示,p16阴性病人死亡风险是p1 6阳性病人的2.36倍(HR0.432,95%CI 0.201-0.891,P=0.024),p16与口咽癌的预后密切相关。结论:p16表达和HPV16表达存在紧密相关性,p16可以替代HPV16来预测预后,p16蛋白阳性口咽癌患者具有非吸烟、非饮酒、嚼槟榔和肿瘤分化程度低的趋势,检测p16表达对口咽癌病人预后判断有重要的提示意义。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