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正>卮,是中国古代一种酒器,出现于战国末期,流行于汉代,沿用到唐宋。它最初是用木片卷曲而成。《礼记·玉藻》郑玄注:"圈,屈木所为,谓卮、匜之属。"《说文解字》中:"卮,圜器也。"《内则》注曰:"卮、匜,酒浆器。一名觛。"角部曰:"觛者、小卮也。"[1]卮在各地汉墓中多有发现,从考古发掘出土卮的资料看,质料主要有银、铜、玉、石、漆、陶等。本文以广州地区南越国墓葬中出土的卮为研究对象,通过梳理和归

  • 出版日期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