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以内蒙古扎鲁特旗为例,对内蒙古农牧交错带地名特征进行分析,发现该地带地名与区域地形地貌、居住民族、土地利用方式及人口迁移等密切相关。具蒙古地名的村屯为原有地名,多分布于牧区和半农半牧区,其地形地貌主要为中山山地、沙丘平原和低山丘陵,居民多为蒙古族。具汉语地名的村屯多为清末形成,主要分布于农业区,其地形地貌为冲洪积平原和河谷平原,居民以汉族为主。这种蒙古语地名和汉语地名的分布格局及其具备的特征,很好地揭示了现今农牧交错带农牧并存、蒙汉混居格局的形成及演变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