奎宁的热解机理、动力学及贮存期研究

作者:肖卓炳*; 宋科; 刘建兰; 田春莲
来源: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2019, 31(04): 717-722.
DOI:10.16333/j.1001-6880.2019.4.025

摘要

利用热重-红外联用技术测得奎宁在氮气气氛中的热分解曲线,协同使用Achar法和Coats-Redfern法两种方法同时进行动力学处理,根据热分解的表观活化能(Ea)和指前因子(A)计算推断奎宁的贮存期。奎宁晶体在219.93~389.93℃发生了第一步分解,先后释放了醇类、CO、CO2、醚类、胺类等物质,反应机理为化学反应控制,对应的函数名称是反应级数方程,反应级数n=2;第二步分解(389.93~800℃)是由于残余分子骨架中苯并吡啶环的深度裂解碳化,过程较为缓慢,形成了CO2、H2O、NH3等气体。经红外光谱解析和热重数据结合分析,晶体在第一步分解时又先后分为两个阶段,首先是苯并吡啶环上与两个氧原子相连的化学键断裂,其次是支链上的其它原子化学键相继发生断裂并裂解;根据第一步热分解的表观活化能(Ea)和指前因子(A)推断,在室温25℃下,奎宁的贮存期为4~5年。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