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江苏域内传统意义上的苏南、苏中和苏北界域,可谓泾渭分明。学界最新研究成果昭示,这种空间生产的权利粘性是导致"三苏壁垒"最主要和最根本的原因。现代空间批判理论,尤其是空间权利理论,为江苏实现空间权利的合理化提供了理论依据。我们必须以辨证施治、综合调适的高标准要求,致力于空间生产制度、空间生产文明和空间生产心理等方面的弹性建设,以强力破除"三苏壁垒"和"国情面相",进而使江苏省"1+3"重点功能区、民生共享战略和"强富美高"新江苏美好愿景,倚仗高铁驱动的"三苏同城"空间生产形式而得以真正实现。

  • 出版日期2019
  • 单位淮阴师范学院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