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为了解祁连山国家公园土壤重金属的污染程度、生态风险以及空间分布特征,选取祁连山南麓腹地高寒沼泽草甸土壤为研究对象,分析测定了沼泽草甸土壤0~10 cm与10~20 cm中的V、Cr、Mn、Ni、Cu、Zn、Cd、Pb、As、Hg共10种重金属元素的含量。采用污染系数和富集系数对重金属在不同部位的富集规律及污染特征进行研究,并辅以人为贡献率进行补充和验证,最后通过潜在生态风险指数量化评定风险状况。结果表明:(1)在0~10 cm和10~20 cm沼泽草甸土壤中,Cr、Zn、Hg的平均含量高于青海湖土壤背景值,其中Cr与Zn呈略微富集,而Hg的富集最为显著且人为贡献率达到了30%;V、Mn、Ni、Cu、Cd、Pb、As的平均含量与自然值无异,人为贡献率均为负值,并随着深度增加呈增大趋势,需要注意的是在部分样点存在点源污染。(2)重金属潜在生态风险值从大到小依次为Hg>Cd>As>Ni>Cu>Pb>Cr>V>Zn>Mn,单项潜在生态风险指数显示除Hg以外,其它9种重金属均处于1级轻微生态污染风险状态;沼泽草甸土壤重金属综合潜在生态风险指数(RI)在0~10 cm和10~20 cm都达到了2级中等生态污染等级,Hg对综合潜在生态风险的贡献率达到50%以上。总体来说,沼泽草甸土壤中重金属污染具有一定的潜在风险,在对沼泽湿地污染治理过程中应予以足够的重视,此研究可为祁连山南麓腹地生态环境的整治与改善提供基础性的数据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