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自2003年中国加入《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我国官方、学术界及社会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关注日益增多,相关的立法、政策不断完善,非遗传承人的认定工作有序推进,我国进入"后非遗时代"。文章通过对开封市非遗传承人的个案研究,探析开封市不同身份的非遗传承在社会地位、价值认同、市场定位、生存空间等方面的差异,为开封市非遗传承人的发展路径提出针对性的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