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清末是中国近代史上国人首次积极探索、学习日语的发端。1895年之前出版的词汇集日语教材使用汉字为假名注音,这表明彼时的日语教材就已具备一定的语音教学意识。在此之后,"假借日本,学习西方"成为了晚清社会变革图存的首要路径。"重阅读、轻语音"是这一时期日语教育的时代特征。尽管如此,此时的日语语音教学意识并未止步,相反教材中的注音法开始呈现多样化,与此同时还出现了使用"最小对立体"纠正留学生的日语发音等现象。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