控释尿素减施对双季稻田径流氮素变化、损失及产量的影响

作者:田昌; **; 谢桂先; 刘强; 荣湘民; 张玉平; 谭力彰; 彭建伟
来源:水土保持学报, 2018, 32(03): 21-28.
DOI:10.13870/j.cnki.stbcxb.2018.03.004

摘要

为了探究双季稻田典型自然降雨径流过程中氮(N)的输出特点,采用田间径流池法,通过长期田间定位试验,比较普通尿素(U)和控释尿素(CRU)减施稻田径流水中总氮(TN)、铵态氮(NH4+-N)和硝态氮(NO3--N)的动态变化及N素径流流失量和流失率。结果表明:稻田施肥初期出现N素径流峰值,是防控N素径流损失的关键时期。早、晚稻季生育期间施N处理径流水中以NH4+-N为主要形态,分别占TN径流损失量的64.5%66.3%,61.0%68.6%。早、晚稻季U处理径流水TN流失量(率)分别为5.6(2.2%),5.0(1.7%)kg/hm2;CRU处理较U处理径流水TN流失量分别降低17.4%34.1%,17.3%37.7%;且随着N肥用量的减少,TN流失量(率)逐渐降低。受降雨强度的影响,早稻季N素径流损失较晚稻季高,且晚稻季CRU处理N素径流损失减排效果优于早稻季。早、晚稻季及连作周期CRU处理TN径流累计损失量和籽粒产量与施N量呈显著线性关系,随着N用量的增加而增加。总之,U处理显著提高径流水中N素浓度以及NH4+-N占TN的比例。CRU处理有效减缓N素释放速度,降低施肥初期N素径流损失量,实现增产;而CRU减施有利于进一步防控稻田N素流失风险,促进农业面源污染减排,且以减N 10%效果较好。

  • 出版日期2018
  • 单位湖南农业大学; 南方粮油作物协同创新中心; 湖南省土壤肥料研究所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