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不同矢状骨面型中上颌后牙牙根与上颌窦底的位置关系

作者:张正; 张晓筱; 桑媛媛; 徐建光; 许敏; 余兴亚*
来源:中国美容医学, 2019, 28(12): 73-76.
DOI:10.15909/j.cnki.cn61-1347/r.003427

摘要

目的:研究青少年不同矢状骨面型中,上颌后牙牙根与上颌窦底的位置关系,为临床上颌后牙正畸移动提供建议。方法:使用锥形束CT(Cone beam computed tomography,CBCT)观察第一前磨牙、第二前磨牙、第一磨牙、第二磨牙与上颌窦底的位置关系,并分类计分(0~3分);对头颅侧位X线片进行测量分析,按照FMA角度将患者分为均角、高角和低角三组,探究不同矢状骨面型组上颌后牙牙根尖与上颌窦底的位置关系。结果:均角、高角和低角骨面型的年龄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与均角和高角组相比,低角组第二磨牙牙根进入上颌窦腔内的数目相对较少,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相对于高角和均角患者,低角患者的第二磨牙牙根进入上颌窦腔内的数目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