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利用巴雅尔吐胡硕牧业气象试验站牧草和气象观测资料,分析气候因素对科尔沁草地北部牧草生长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近27 a来研究区气温平均升高0. 16℃·(10a)-1,降水量平均减少23. 96 mm·(10a)-1,牧草生长季干燥指数平均上升0. 15·(10a)-1,草地干旱化加剧。羊草(Leymus chinensis)、冰草(Agropyron cristatum)、委陵菜(Potentilla chinensis)返青期延迟,开花期提前,生长季长度缩短;降水量是影响3种植物返青期和枯黄期的主要因素,降水量与三者返青期呈负相关,与其枯黄期呈正相关。草层高度和牧草产量均呈极显著下降趋势(P <0. 01),年均分别下降0. 88 cm和减产121. 43 kg·hm-2。草层高度、牧草产量与气温主要呈负相关,与降水量主要呈正相关,表明在气候变暖背景下,随着气温升高,降水减少,水分成为研究区牧草生长发育和产量形成的主要限制因子。根据积分回归模型分析,在牧草返青—展叶期,5月中旬降水量、日照对牧草气象产量影响的正效应达到最大;牧草拔节—开花期,5月下旬至6月中旬是牧草对水分、光照需求的主要阶段,6月下旬至7月中旬是牧草对热量需求的主要阶段;牧草灌浆—成熟期,8月气温对牧草气象产量的影响呈负效应,气温的负效应在8月中旬达到最大。

  • 出版日期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