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清季民初孙中山围绕党员的修身多次论及"初心"一词,并使用"初志"、"初衷"、"素志"、"信仰"与"理想"等词语表达相似之意。这些不同表述蕴含了秉持大义、救国救种、振兴中华的信念,建设完美共和国,真正实现三民主义的理想,坚持共和精神,积极维护民主政治的品格,维护统一和独立、实现天下为公的大同世界的气度,富含以革命求进步,以和平谋发展的特质。他结合实际,认为谋国无成源自缺乏真诚,欲藉注重道德修养、推进思想革新、强化组织管理、践行知行合一等来强化政党成员坚守"初心"意识,增强其斗志,激发政党内在活力,使其人格救国真正外化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