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九曲棹歌》自创作以来便受到后世文人的大力赞颂,数目颇丰的和作、仿作在审美观念、意象选取、个人心绪、文化意蕴等不同方面也进行了创新并在主题上有所深化,使得这些诗歌精彩纷呈又各具特色:宋代大体上沿袭朱熹叙述模式,但已有诗人另辟蹊径且效果显著;元、明代和、仿作的数量极为可观,部分诗歌已突显出自己的独特内容并出现了八句组诗,这无疑是对《九曲棹歌》的极大补充;清代的和、仿作数量较多,出现了"诗序合一"的现象,并且篇幅上较前代有明显增长,诗歌水平上出现了前代难以比拟的盛况。通过《九曲棹歌》及其历代和、仿作之比较研究,可以看出,九曲溪的自然风光由一开始的棹歌主体渐渐变成诗人谈论往事的"陪衬"与"中介",诗中的人、事、物实现了完美融合,这或许是棹歌创作由宋元及明清的一种发展趋势,既反映了武夷棹歌的嬗变轨迹,也是文学发展的必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