壳聚糖-聚天冬氨酸-5氟尿嘧啶纳米粒子对小鼠的抑瘤作用

作者:张丹瑛; 吴莉莉; 王吉耀; 郑永丽; 董玲; 沈锡中
来源:中华消化杂志, 2007, 27(12): 793-796.
DOI:10.3760/j.issn:0254-1432.2007.12.001

摘要

目的制备包被壳聚糖-聚天冬氨酸-5氟尿嘧啶(CTS-Pasp-5FU)纳米粒子,观察其对裸鼠人胃癌SGC-7901移植瘤模型的治疗效应和不良反应。方法通过离子凝胶化反应制备CTS-Pasp-5FU纳米粒子。选择24只裸鼠制备人胃癌SGC-7901移植肿瘤模型,根据注入药物不同均分为CTS-Pasp- 5FU组、5-FU组和0.9%氯化钠溶液组,观察治疗前和治疗后7、14、21d药物对肿瘤的治疗效应及骨髓抑制等不良反应。结果CTS-Pasp-5FU纳米粒子载药率和包封率分别为40.2%和34.9%。治疗后21 d,5-FU组、CTS-Pasp-5FU组肿瘤体积比0.9%氯化钠溶液组明显缩小(P<0.01);5-FU组、CTS- Pasp-5FU组肿瘤生长抑制率为79.49%、81.10%,瘤重抑制率为65.30%、72.79%,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与0.9%氯化钠溶液组、CTS-Pasp-5FU组相比,5-FU组骨髓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形成单位形成数量明显降低(P<0.01),总胆红素和ALT明显增高(P<0.05);白细胞及肌酐水平各组相似(P>0.05)。结论CTS-Pasp-5FU纳米粒子可显著提高5-FU对肿瘤的抑制作用,并有效降低骨髓抑制等不良反应。

  • 出版日期2007
  • 单位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 复旦大学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