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上皮快速角膜胶原交联术治疗较薄型圆锥角膜的早期疗效观察

作者:林志荣; 吴护平; 罗顺荣; 刘昭升; 董诺; 商旭敏; 谢智文; 闫蕾; 方颉
来源:中华眼科杂志, 2017, 53(09): 694-700.
DOI:10.3760/cma.j.issn.0412-4081.2017.09.011

摘要

目的探讨使用跨上皮快速角膜胶原交联术(A-TE-CXL)治疗较薄型圆锥角膜的早期临床效果。方法前瞻性非随机临床研究。收集2015年1至2月间在厦门大学附属厦门眼科中心确诊为进展期圆锥角膜且符合最薄角膜厚度(含上皮)为380420μm的19例患者(19只眼),予使用KXL快速交联系统进行A-TE-CXL术。在术前和术后1周内,术后1、3、6及12个月时分别进行疼痛及异物感评分、裂隙灯检查、裸眼与矫正视力、角膜地形图、前节光学相干层析成像术(OCT)、角膜共聚焦显微镜及角膜内皮细胞计数检查,记录并使用配对t检验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患者接受A-TE-CXL术后1 d内存在轻度刺痛和中度异物感,术后1 d时基本消失。术后24h存在少量角膜上皮缺损,术后2d时恢复至术前水平。部分患者裸眼视力提高,部分患者最佳矫正视力提高。术后1个月时角膜最薄点厚度为(378.9±17.1)μm,较术前(395.2±13.8)μm降低(t=2.982,P<0.01)。术后角膜前表面曲率参数均低于术前值,其中术后12个月KMAX值为(55.67±4.91)D,术前为(57.35±5.54)D;术后12个月K2值为(52.18±3.70)D,术前为(52.70±3.56)D,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KMAX:t=3.044,P<0.01;K2:t=2.384,P<0.05)。术后1个月内,前节OCT可见浅层基质密度增高,前后基质间存在"分界线";共聚焦显微镜下可见浅层基质内纤维显著增粗,纤维间连接增加,深度90120μm。术前及术后12个月角膜内皮细胞密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692,P>0.05)。所有患者未见角膜感染、瘢痕、角膜溃疡、持续性上皮缺损等并发症。结论 A-TE-CXL治疗较薄型进展期圆锥角膜早期效果良好,其手术时间短,恢复迅速,尚未见不良反应,是一种良好的角膜交联方案。

  • 出版日期2017
  • 单位厦门大学附属厦门眼科中心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