壳聚糖对苜蓿抗寒性及抗寒保护物质含量的影响

作者:滕泽; 张玉霞*; 陈卫东; 丛百明; 田永雷; 张庆昕; 张永亮; 王东儒
来源:中国农业科技导报, 2023, 25(02): 192-198.
DOI:10.13304/j.nykjdb.2021.0622

摘要

为探究科尔沁沙地紫花苜蓿抗寒性对壳聚糖施用水平的响应,以‘公农1号’紫花苜蓿为材料,采用单因素随机区组试验设计,于秋季喷施含量为0、50、100、150、200μg·g-1的壳聚糖,将紫花苜蓿越冬材料模拟低温冷冻条件(-20℃)和冷藏(4℃)处理,检测紫花苜蓿根颈的相对电导率以及可溶性蛋白、脯氨酸、蔗糖和果糖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在低温冷冻条件下,100μg·g-1壳聚糖处理时,紫花苜蓿根颈的相对电导率最低,为31.49%,而脯氨酸、蔗糖和果糖含量均为最高,分别为8.05、88.17和86.32μg·g-1;150μg·g-1壳聚糖处理时,紫花苜蓿根颈的可溶性蛋白含量最高,为27.19 mg·g-1。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不同低温胁迫处理下紫花苜蓿根颈中可溶性蛋白、脯氨酸、蔗糖、果糖与相对电导率的关系均为负相关。在低温冷冻胁迫条件下,壳聚糖通过提高苜蓿根颈的可溶性蛋白、脯氨酸、蔗糖、果糖含量,可以降低相对电导率,提高苜蓿抗寒性。在科尔沁沙地秋季喷施100~150μg·g-1壳聚糖有利于苜蓿安全越冬。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