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家庭教育"常被误识为一个"场域化"概念,实际上,"功能性"才是其核心要素。类似的,对于青少年家庭教育,无论家庭还是学校,通常也都存在认识上的误区,即家庭教育归家庭,学业教育归学校,这种认识上的偏差导致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相割裂,进而造成青少年道德教育出现"无主之地"。青少年家暴行为的发生和延续与当前家校分离的传统教育模式具有莫大关系。传统的家校合作是以学生"在校表现"为中心展开的,而其"在家表现"却并未纳入合作范畴,这种合作模式在功能上的缺失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培养。通过优化家校合作模式,以家校协同干预青少年家暴行为,对该行为的矫正与青少年的全面发展都有积极意义。

  • 出版日期2020
  • 单位西南政法大学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