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大学附属医院217例残胃上的癌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分析

作者:刘晓东; 牛兆建; 陈栋; 王东升; 吕亮; 江海涛; 张坚; 李宇; 曹守根; 周岩冰*
来源:中华胃肠外科杂志, 2018, 21(05): 535-540.

摘要

目的探讨残胃上的癌(CRS)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青岛大学附属医院胃肠外科2000年1月至2017年3月间收治的217例CRS患者临床病理资料。CRS定义为胃切除术后残胃出现的原发癌,无论首次手术胃疾病性质和切除范围,且不约束特定时间间隔。对良性疾病术后CRS与胃癌术后CRS两组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和治疗情况进行比较,并通过Cox模型分析全组患者的预后影响因素。结果 217例患者中男189例,女28例;CRS发生年龄(60.9±11.2)岁;首次手术距CRS发生的间隔时间为(18.3±15.1)年。良性疾病术后CRS组108例,胃癌术后CRS组109例。与胃癌术后CRS组相比,良性疾病术后CRS组男性患者比例较高[92.6%(100/108)比81.7%(89/109),x2=5.779,P=0.016],术后发生CRS的间隔时间较长[30(25~40)年比4(1.5~8.0)年,Z=-11.685,P=0.000],肿瘤直径更大[(5.9±3.2)cm比(3.9±2.4)cm,t=3.390,P=0.000],分期更晚[Ⅰ、Ⅱ、Ⅲ、Ⅳ期患者例数分别为6(8.0%)、14(18.7%)、41(54.7%)、14例(18.7%)和16(25.4%)、14(22.2%)、21(33.3%)、12例(19.0%),Z=-2.018,P=0.044]。138例患者行手术治疗,其中118例(85.5%)为根治性手术,20例(14.5%)为姑息性手术;另有79例患者因肿瘤广泛转移或其他原因未行手术治疗。手术治疗的138例CRS患者中,行内镜下切除3例,微创手术(腹腔镜或机器人手术)6例,开放手术129例,联合脏器切除48例;术后住院时间10(8~14)d,术后并发症发生率23.2%(32/138);91例(65.9%)术后获得7~120个月的随访,其中良性疾病术后CRS组和胃癌术后CRS组分别为51例和40例,75例根治性切除术后患者1、3、5年生存率分别为80.7%、55.1%和41.6%;良性疾病术后CRS组患者1、3、5年生存率分别为73.5%、48.3%和29.0%;胃癌术后CRS组则分别为83.1%、51.2%和32.5%;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527)。多因素分析显示,年龄(RR=1.879,95%CI:1.015~3.479,P=0.045)、手术根治性(RR=2.956,95%CI:1.421~6.150,P=0.004)和TNM分期(RR=1.570,95%CI:1.047~2.354,P=0.029)是影响CRS患者预后的独立因素。结论良性疾病术后发生CRS与恶性疾病术后发生CRS相比,男性患者比例较高,时间间隔较长,肿瘤直径更大和分期更晚。CRS根治性切除预后较好。

  • 出版日期2018
  • 单位青岛大学附属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