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地区全新世聚落遗址空间分布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作者:张丽娜; 王肖惠; 姜川; 王丽彬; 刁莹德; 王龙升*
来源: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2020, 34(11): 72-77.
DOI:10.13448/j.cnki.jalre.2020.300

摘要

文中利用GIS软件对青岛地区全新世聚落遗址的高程、坡度、坡向以及濒河度等指标进行研究,分析该时期聚落遗址的时空分布规律,结合研究区全新世时期的气候变化以及海平面变化特征,探讨聚落遗址时空分布与环境演变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1)青岛地区远古文化序列为大汶口文化-龙山文化-岳石文化,缺失后李文化和北辛文化,与大汶口文化和龙山文化相比,岳石文化地域收缩剧烈,遗址数量和密度大大下降。2)青岛地区全新世聚落遗址的高程、坡度、坡向和濒河度等有一定的分布特征。聚落遗址主要集中分布在0-70m的高程范围,从坡度来看,主要分布在0-4°的沿海滨海低地和河流沿岸的冲积平原,同时聚落遗址的濒河度不断提高。3)聚落遗址的数量波动和空间分布与气候变化、海平面变化具有直接的联系。距今6100-4600 a B.P.期间,在海平面不断上升的环境下,人类活动主要集中在北部和东部海拔较高的地区,而南部遗址相对较少;4600-4000a B.P.期间,海平面逐渐降低,人类活动逐渐向海的方向扩展,在距今4000年左右,出现剧烈降温事件,超出了人类的适应能力,岳石文化出现地域收缩的现象,并且活动范围逐渐靠近河流,表明环境演变影响着青岛地区文化的分布、延伸和演变等,研究结果对后续理解气候变化与人类活动耦合作用规律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和参考价值。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