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探讨喀什地区正常人群、妊娠不同时期孕妇和产褥早期孕妇的血浆D-二聚体及甘油三脂、总胆固醇水平的参考范围,以及孕妇血浆D-二聚体及甘油三脂、总胆固醇水平与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关系。方法选取第三师医院2018年7月~2019年4月期间分娩的孕妇150例,同时选取150例血压正常未孕妇女作为健康未孕组。记录和比较该150例孕妇在妊娠10~14周(早孕组)、24~28周(中孕组)、37~40周(晚孕组)、产后48 h内(产后1组)、产后48~72 h(产后2组)以及健康未孕组妇女的血浆D-二聚体及甘油三脂(TG)、总胆固醇(TC)的含量,计算孕妇在各孕期的血浆D-二聚体及甘油三脂、总胆固醇水平的95%CI值;比较不同分娩方式后血浆D-二聚体及甘油三脂、总胆固醇水平;比较喀什地区正常人群、发生妊娠期高血压的孕妇以及正常孕妇的血浆D-二聚体及甘油三脂、总胆固醇水平。结果早、中、晚3组孕妇,产后1组和产后2组孕妇的血浆D-二聚体、甘油三脂和总胆固醇含量均显著高于健康未孕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孕妇的血浆D-二聚体、甘油三脂和总胆固醇含量与孕周数呈正相关(D-二聚体:r=0.95,甘油三脂:r=0.91,总胆固醇:r=0.93,P <0.01);产后1组孕妇的血浆D-二聚体含量显著高于晚孕组,显著低于产后2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产后1组孕妇的甘油三脂和总胆固醇含量显著低于晚孕组,显著高于产后2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孕妇在各孕期的血浆D-二聚体及甘油三脂、总胆固醇水平的95%CI值;D-二聚体:早孕组≤0.95mg/L,中孕组≤1.94mg/L,晚孕组≤3.75mg/L;甘油三酯:早孕组≤1.86 mmol/L,中孕组≤3.27 mmol/L,晚孕组≤4.04 mmol/L;总胆固醇:早孕组≤6.05 mmol/L,中孕组≤7.59 mmol/L,晚孕组≤8.84 mmol/L。自然分娩组孕妇产后血浆D-二聚体含量显著低于剖宫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1);自然分娩组孕妇与剖宫产组产后甘油三脂、总胆固醇含量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妊高症组孕妇的血浆D-二聚体及甘油三脂、总胆固醇含量显著高于正常孕妇组和健康未孕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正常孕妇组血浆D-二聚体及甘油三脂、总胆固醇含量显著高于健康未孕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妊娠期妇女的血浆D-二聚体、甘油三脂、总胆固醇含量显著高于正常人,且随着孕周数增加而逐渐升高,D-二聚体含量会在产后持续增加,并受到分娩方式的影响,而甘油三脂、总胆固醇含量会在产后下降,与分娩方式无关。患有妊高症的孕妇其血浆D-二聚体、甘油三脂、总胆固醇含量显著高于正常孕妇,监测孕期血浆D-二聚体、甘油三脂、总胆固醇含量对预测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等妊娠并发症、提高产科质量有重要意义。

  • 出版日期2019
  • 单位东莞市大朗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