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研究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PACG)患者一级亲属的眼前节结构特点。方法:选择2020-09/2022-10于南昌大学附属眼科医院就诊的40-60岁PACG一级亲属48例48眼作为观察组,同时纳入同年龄段、无青光眼及青光眼家族史的健康体检者40例40眼为对照组,按年龄分为低龄组(40-49岁)和高龄组(50-60岁)。所有研究对象均行超声生物显微镜(UBM)检查,使用camera measure测量软件进行测量,主要测量指标包括前房深度(ACD)、前房面积(ACA)、前房宽度(ACW)、眼前节深度(ASD)、房角开放距离(AOD500)、小梁虹膜夹角(TIA)、小梁虹膜间面积(TISA500)、晶状体拱高(LV)、虹膜曲率(IC)、虹膜厚度(IT500)、巩膜睫状突夹角(SCPA)及虹膜睫状突距离(ICPD)。比较两组各指标。结果:观察组ACD、AC A、AOD500、TISA500、TIA均比对照组小,LV、IC均比对照组大(均P<0.05)。高龄观察组ACD、ACA、AOD500、TISA500、TIA明显小于同龄对照组,LV、IC大于同龄对照组(均P<0.05);低龄观察组ACD、AOD500、TISA500、TIA明显小于同龄对照组,LV、IC显著大于同龄对照组(均P<0.05)。高龄观察组的ACD、ACA、AOD500、TISA500、TIA均显著小于低龄观察组,LV、IC显著大于低龄观察组(均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ACD分布有差异(P<0.05),其中中重度浅前房的占比约为对照组的10倍。相关性分析表明,TISA500与ACD、ACA呈正相关,与LV、IC呈负相关,TISA500主要受LV影响。IC与LV呈正相关,与ACD、ACA呈负相关。结论:正常眼轴的PACG一级亲属存在房角关闭的高风险性。PACG一级亲属的眼前节结构较正常人拥挤,晶状体前移可能是导致房角狭窄的始动影响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