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作为科学本质观的组成要素,使学生明确"科学工作中高度关注主观因素的影响",是《高中生物学课程标准(2017版)》提出的建议之一。在科学教学中,学生应能认识到主观因素的"客观存在性",并在此基础上尽量减少其中消极部分的影响。教师可把握这一概念从认可、消除,再到利用之间的渐进关系,发展学生的科学本质观,帮助学生进行更有效的科学学习,最终提升学生的科学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