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一般认为,秦汉古典宇宙论的政治功能主要在限制大一统君权,但这不足以解释其在秦汉兴起的复杂原因。实际上,它并非只是儒生单方面限制君主的理论工具,而是君臣双方基于大一统农民问题之共识而达成的治国框架。由于大一统郡县制、户籍制的严密化,民众如犯罪或不堪苛政,已不具备封建时代的逃亡条件,故往往会对抗政权。这成为大一统治理的结构性难题。汉代人将此问题归结为阴阳不和,实即国家行为不能顺应农民生活的四时节律。由此,调和阴阳成为汉代治国首务,具体实践即以月令为宇宙图式的治理体系。在此政治形势下,汉代儒学吸纳并重新阐释了月令图式,发展出了具有教化意义的阴阳刑德论,以及能进行广泛道德规谏的天人感应论。考察这一段思想演变,可以看到农民问题与阴阳问题的深层关联,正是宇宙论得以被君主接纳并向汉代思想全面渗透的政治基础。

  • 出版日期2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