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脐带间充质干细胞(UCMSC)已被证实通过其外泌体发挥加速损伤子宫内膜修复的作用,但其具体作用机制仍不明确。文中旨在探索UCMSC外泌体所携带的miR-21-5p对于子宫内膜间质细胞增殖的影响。方法增殖期子宫内膜标本取自2018年1月至6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妇产医院妇科微创中心,因宫颈上皮内瘤变III级、子宫肌瘤等行开腹或腹腔镜下全子宫切除的3例患者。通过胶原酶消化法原代分离培养子宫内膜间质细胞并鉴定。采用差速离心法提取UCMSC外泌体并鉴定。荧光定量PCR检测UCMSC外泌体及其处理后的子宫内膜间质细胞内的miR-21-5p的表达水平后,并通过CCK8和EdU染色检测抑制组(转染miR-21-5p inhibitor)、对照组(转染miR inhibitor NC)、空白组(未转染)子宫内膜间质细胞的增殖活性。此外,采用生物信息学分析预测外泌体miR-21-5p在子宫内膜间质细胞内的潜在靶mRNA及其所参与的主要细胞生物学进程。结果 CCK8结果显示,24、48、72 h,抑制组的吸光度显著低于对照组和空白组(P<0.01)。EdU染色结果显示,转染后48 h后,抑制组的外泌体增殖活性[(7.47±0.44)%]显著低于对照组和空白组[(13.47±0.47)%、(14.60±1.0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通过GO分析和KEGG通路富集分析,发现miR-21-5p的潜在靶基因参与2162种生物学进程(P<0.05)、300种分子生物学功能(P<0.05)和214种细胞学组分(P<0.05),并富集到3条细胞信号通路(P<0.05),推测miR-21-5p可能通过这些途径促进外泌体增殖和损伤子宫内膜损伤修复。结论 UCMSC外泌体通过转运miR-21-5p能够参与调控多种与子宫内膜再生修复相关的基因表达及信号通路,从而有效促进子宫内膜间质细胞增殖,加速损伤子宫内膜修复进程。

  • 出版日期2020
  • 单位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妇产医院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