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生物滞留技术因其具有污染物控制和径流削减双重功效而成为海绵城市建设的主要低影响开发措施之一,但其对硝态氮(NO3--N)的去除性能不佳。为探究生物滞留系统对NO3--N去除不稳定的主要影响因素,利用国际最佳管理措施数据库(BMPDP)和相关论文中的研究数据,统计分析了气候变量和设计参数对生物滞留系统去除NO3--N的影响,结合偏最小二乘回归(PLS)定量分析了不同影响因素的相对重要性,并提出了不同气候类型下的优化设计建议。结果表明,不同气候类型下生物滞留系统对NO3--N的去除能力分别为亚热带湿润气候(Cfa)>温带大陆气候(Dfa/Dfb)>温带地中海气候(Csb)>寒冷半干旱气候(BSk),对数去除率(LRV)中位数分别为-0.058、-0.212、-0.241和-0.327。设置内部存水区(IWS)、提高植物多样性、添加介质土改良剂等措施均可在一定程度上增强生物滞留系统对NO3--N的去除能力。最小二乘回归(PLS)分析表明,气候变量较设计参数更能影响生物滞留系统对NO3--N的去除,尤其是最大降雨量、年总降雨量、年平均前期干旱期(ADP)、年暴雨次数、年平均降雨量和年平均气温等6个气候因子的变量重要性指数(IVI)达1.037~1.158。可通过优选功能植物、延长滞留时间、设置/取消IWS和(或)覆盖层等优化措施来提高不同气候类型下生物滞留系统对NO3--N的去除能力,以最大程度降低NO3--N的淋洗现象。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