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笔者在本稿中考察了春之樱花、夏之杜鹃、秋之明月、冬之白雪,在日本古典文学作品中,完成了从自然景物到信仰的对象以及审美对象的审美构建。这显示了日本人对于自然的鉴赏力。日本人在吸收汉诗及中国文化的基础之上,又有独创。这种审美的对象以及审美的传承与中国既有联系又有区别,这里也体现了美的共同性与独特性。希玄道元(1192-1333,镰仓初期的禅师,日本曹洞宗的始祖)的题名为《本来面目》的和歌"春花秋月杜鹃夏,冬雪皑皑寒意加",概括了日本一年四季的审美对象,曾被川端康成于1968年引用于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获奖感言《我在美丽的日本》之中,这表明构建于日本古典文学中的春之樱花、夏之杜鹃、秋之明月、冬之白雪的审美,开始走向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