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 研究不同黄斑水肿疾病患者房水细胞因子谱间差异和接受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治疗的变化。方法 收集2020年7月~2021年12月于潍坊医学院附属医院眼科中心确诊为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CRVO)20例(20只眼)、视网膜分支静脉阻塞(BRVO)20例(20只眼)、糖尿病性黄斑水肿(DME)20例(20只眼)及渗出性老年性黄斑变性(AMD)20例(20只眼)的第1次玻璃体腔抗VEGF治疗前及治疗后4周房水样本。通过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定量分析样本的VEGF、细胞间粘附分子-1(ICAM-1)、白细胞介素-6(IL-6)及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在两次采集房水样本前,使用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CT)测量视网膜中央厚度(CRT),用国际标准视力表测量最佳矫正视力(BCVA)。结果 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4周,4组黄斑水肿疾病的BCVA均提高,CRT均减小,房水中VEGF均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BRVO组BCVA的提高水平较其他3组更高,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房水中,CRVO组MCP-1的减少和BRVO组ICAM-1的减少,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通过对比细胞因子在第1次抗VEGF治疗前不同黄斑疾病的差异,发现DME组的IL-6、VEGF、ICAM-1的定量分别比其他3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渗出性AMD组中的VEGF、MCP-1的定量分别比其他3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RVO组中的MCP-1的定量分别与其他3组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4种不同黄斑水肿疾病第1次抗VEGF注射后4周,均能有效提高BCVA和降低CRT,其中BRVO的效果最明显;而炎性因子IL-6在4组中均无明显变化,说明抗VEGF治疗无明显直接抗炎作用,所以在炎性因子较高的DME和CRVO导致的黄斑水肿可期待通过联合糖皮质激素玻璃体腔内注射来达到更好的治疗效果;DME组房水中的ICAM-1、IL-6显著高于其他疾病,或可以成为该疾病的辅助诊断及治疗靶点。

  • 出版日期2023
  • 单位潍坊医学院附属医院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