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针对气候变化和种植结构调整对黄淮海地区农业生产作用不明晰的问题,基于反硝化分解模型(Denitrification-decomposition, DNDC),采用情景分析法评估了气候与种植结构变化对黄淮海地区农业温室气体(CO2、CH4和N2O)排放和灌溉需水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从1995年到2015年,研究区气候向暖湿化方向发展,其中年均最高温度无显著变化,年均最低温度上升0.7℃,年降水量增长46.5 mm; 1995年研究区玉米、小麦和水稻种植面积分别约为7.9×106、1.4×107、2.9×106 hm2;2015年3种作物种植面积均增大,而水稻、小麦种植比例减小。气候变化影响下,黄淮海地区农业温室气体排放增加,灌溉需水量小幅减小。与1995年相比,2015年CO2、CH4、N2O排放强度分别增长至3 730.5、443.2、5.9 kg/hm2,增幅分别为4.7%、0.8%、26.2%,灌溉需水量减小为499.3 mm,减幅为6.6%。种植结构调整改变温室气体排放和灌溉需水量,黄淮海地区种植结构演变使CO2、CH4、N2O排放总量增加至9.9×107、1.4×106、1.3×105 t,分别增加13.8%、8.6%、13.3%,同时,玉米作为高耗水作物,部分地区灌溉需水量随其种植比例的增大而增大。研究结果可为黄淮海地区未来农业节水减排政策的制定提供理论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