祁连山东段退化高寒草地修复过程中土壤微生物生物量变化

作者:李双雄; 姚拓*; 王理德; 韩江茹; 宋达成; 赵赫然; 杨继杰; 李雪梅; 吉凌鹤; 姬如欣
来源:草地学报, 2023, 31(12): 3668-3675.

摘要

为探究退化高寒草地修复过程中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的变化规律和最佳修复年限,本研究以人工沙棘林(Hippophae rhamnoides Linn.)修复的祁连山东段哈溪双龙沟废弃矿区不同修复年限(2 a, 5 a, 10 a)及未修复治理(CK)的12个样地为研究对象,采用时空替代法,研究分析了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的季节变化特征及动态转变规律。结果表明:表层土壤微生物生物量整体高于深层土壤;土壤微生物量碳(Soil microbial biomass carbon, SMBC)含量随修复年限增加而显著增加,土壤微生物量氮(Soil microbial biomass nitrogen, SMBN)含量在极小范围内波动式变化,含量最高分别为194.38 mg·kg-1和51.90 mg·kg-1,同0 a相比增加91.36%和90.70%,土壤微生物量磷(Soil microbial biomass phosphorus, SMBP)含量先急剧变化后趋于稳定;不同土层的SMBC含量随修复年限的增加其季节变化规律大致相似,秋季含量最高,冬季次之,春夏季较低,SMBN的季节性变化规律基本与之相似且整体处于相对稳定状态,SMBP处在漫长的累积过程中且冬季含量较高。本研究结果表明,修复5 a左右是该区域土地修复利用及综合治理的关键时期。

  • 出版日期2023
  • 单位甘肃省治沙研究所; 甘肃民勤荒漠草地生态系统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 甘肃河西走廊森林生态系统国家定位观测研究站; 草地农业生态系统国家重点实验室; 甘肃农业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