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石油是含有数千种化合质的复杂混合物,包括饱和烷烃,芳香烃,沥青质和非烃化合物等成分组成,其在土壤中大量富集,会对土壤功能产生持续的负面影响,并对整个土壤生态系统的微生物造成不同程度危害。长期石油污染胁迫使得土壤孔隙度、透水性和含水率降低,渗透阻力、疏水性和容重增加,对水势的影响不显著,同时,导致土壤有机质、有机碳、水溶性有机碳和铵态氮显著增加,总氮、全磷、全钾、硝态氮、速效磷、速效钾、交换性阳离子含量及土壤氧化还原电位降低。大多数研究表明,一定时间内石油污染土壤微生物总量和异养微生物数量呈现增加,特别是将石油烃作为碳源的降解菌,而后,该刺激效应随时间递减至消失,此外,石油污染对其他土壤微生物的数量与活性表现为抑制作用。先前研究都集中在其对土壤理化性质及生物学特性、土壤微生物多样性的影响等,而欠缺石油污染导致的生态效应的机理等方面的研究。将来应在分子到个体、种群到生态系统多个水平上,通过野外调查,结合室内模拟或野外控制实验,并构建相关模型,从多个层次阐明石油污染对土壤产生的生态效应,揭示这种生态效应的作用机理,准确评估土壤质量、污染物毒性及石油污染生态风险,探究石油污染的急性效应与长期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