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探讨相位干涉电场(tTIS)刺激小鼠纹状体对运动能力的增强作用及机制。方法:选取7周龄雄性C57BL/6J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control)、△10Hz组(Str-10Hz)及△20Hz组(Str-20Hz)。各组小鼠进行连续7 d的tTIS刺激后,采用小鼠旋转杆平衡测试、爬杆测试评估运动能力;用脑片膜片钳记录纹状体脑区兴奋性突触后电位(fEPSP);Western Blot检测突触相关蛋白突触后致密物-95(PSD-95)、谷氨酸受体1(GluA1)、谷氨酸受体2B(GluN2B)、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环磷腺苷效应元件结合蛋白(CREB)、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蛋白激酶B(AKT)、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mTOR)的表达和磷酸化。结果:tTIS刺激明显提高小鼠旋转杆平衡测试(Str-10Hz,P<0.05;Str-20Hz,P<0.01)和爬杆测试(P<0.01)等反映小鼠平衡、耐力、协调的运动能力。tTIS刺激增强小鼠纹状体fEPSP刺激反应。与control组小鼠相比,Str-20Hz组小鼠PSD-95(P<0.01)和BDNF(P<0.05)蛋白表达增加,GluA1(P<0.01)、GluN2B(P<0.05)、CREB(P<0.01)、PI3K(P<0.05)、AKT(P<0.05)、mTOR(P<0.01)磷酸化水平增加。结论:tTIS刺激纹状体通过增强突触传递效率、增加突触相关蛋白表达和活性,最终增强小鼠运动能力。

  • 出版日期2023
  • 单位上海体育学院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