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培肥模式对辽西北沙化草地土壤改良与植被恢复的影响

作者:张秀颖; 蔡江平*; 王聪; 江志阳; 李慧; 王正文; 姜勇; 张玉革
来源:应用生态学报, 2024, 35(01): 55-61.
DOI:10.13287/j.1001-9332.202401.016

摘要

培肥是辽宁省西北部风沙区生态恢复的关键措施之一。本研究以辽西北沙化草地为对象,设置施用无机肥(氮磷钾肥)、有机肥、有机肥+无机肥配施、有机肥+生物有机基质(γ-聚谷氨酸)配施处理,以不施肥为对照,分析不同培肥模式下土壤有机质及养分含量、地上植被盖度和生物量的变化特征,以筛选辽西北沙化草地适宜培肥模式。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施用无机肥能够快速提升地上植被盖度和生物量,但施用高量无机肥(150 kg N·hm-2)会导致土壤pH降低及Ca2+的淋失;施用有机肥提高了土壤有机质含量,显著提高了土壤交换性K+、Ca2+、Mg2+含量及地上植被盖度和生物量,以有机肥配施γ-聚谷氨酸处理效果最好。在不加生物有机基质的培肥处理中,低量无机肥(50 kg N·hm-2)与中量有机肥(30000 kg·hm-2)配施对天然草地的快速、稳定性恢复效果最好,若配施有机基质(60 kg·hm-2γ-聚谷氨酸),则能够起到更好的土壤改良与养分调控作用。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