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探讨青海省海南州鼠疫菌病原学及耐药性、耐消毒剂菌株流行病学特征,为海南州鼠疫防控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1960-2009年分离自海南州的75株鼠疫菌株进行生化试验、毒力因子[荚膜抗原(F1)、鼠疫杆菌素I(Pst I)、毒力抗原因子(VW)、色素沉着因子(Pgm)]鉴定、质粒分析、差异区段(DFR)分型及耐药、耐消毒剂基因检测;选取45株鼠疫菌进行小白鼠毒力测定,计算半数致死量(LD50),LD50<1 000为强毒菌。结果 75株被试菌株中60株为青藏高原型,7株为祁连山型,其余8株与青海省鼠疫自然疫源地生态型菌株均不相同。80.00%(60/75)的鼠疫菌具备4个毒力因子;97.78%(44/45)的鼠疫菌为强毒菌;96.00%(72/75)的鼠疫菌株携带相对分子质量为6×106、45×106、52×106的质粒;DFR分为8型(65株)、5型(8株)、21型(2株)3个基因组型。75株鼠疫菌中尚未发现有耐链霉素、磺胺类药物、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及消毒剂等相关基因的菌株。结论在海南州鼠疫自然疫源地分离的鼠疫菌具备青藏高原鼠疫病原体特性,鼠疫菌的毒力强。鉴于鼠疫病死率高,对耐药及耐消毒剂鼠疫菌株的常规监测也不能忽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