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后关节粘连患者的综合物理治疗30例报告

作者:刘丽琨; 蔡斌; 岳冰; 姜鑫; 范帅; 陆沈吉
来源:中国骨与关节杂志, 2016, 5(10): 743-746.
DOI:10.3969/j.issn.2095-252X.2016.10.006

摘要

目的探讨综合物理治疗前交叉韧带(anterior cruciate ligament,ACL)重建术后关节粘连的可行性和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2月至2015年6月,在我院康复科门诊就诊的ACL术后关节粘连患者30例,对患膝施以Kaltenborn流派的关节松动技术的手法治疗为主,固定股骨远端,沿着胫骨干水平方向做持续的分离牵伸,并在胫骨粗隆处做胫骨相对股骨向后的滑动,同时辅以干扰电、超声波治疗、蜡疗、软组织松动。手法治疗后指导患者进行下肢肌力训练、平衡稳定性训练。最后予冰敷结束治疗。每周3次,隔日1次,连续治疗12周。治疗前、治疗4周和12周评估:膝关节最大主动活动角度(ROM)、视觉模拟疼痛指数(visual analogue pain score,VAS)(010分)、膝关节HSS功能评分。治疗结束后随访1年。采用SPSS 19.0软件包,用单因素重复测量方差分析、卡方检验分析治疗前、后差异。结果 ROM:治疗前(69.8±15.1)°,治疗后4周(88.3±13.9)°,治疗后12周(103.0±1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随访12个月ROM为(117.3±11.6)°。VAS评分:治疗前(2.0±1.3)分,治疗后4周(0.9±0.8)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12周VAS评分为0分。HSS评分优良率:治疗后4周6.7%,治疗后12周33.3%,随访12个月9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综合物理治疗膝关节镜ACL重建术后关节粘连有一定的疗效,可以改善活动度,减轻疼痛,恢复膝关节功能,并且远期疗效良好。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