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在财政赤字和政策制度等压力下,地方政府"双二手"供地策略使得公共物品供给不均衡、产业结构升级滞后等问题日益突出,地区经济增长缓慢。本文基于2004~2017年全国282个地级市的面板数据,实证分析公共物品和产业结构门槛下土地财政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并进一步验证门槛效应的区域差异。研究结果表明:土地财政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系数在跨过公共物品和产业结构第二门槛后分别下降了0.04、0.07;在跨过第二门槛值后,东中部地区土地财政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系数普遍低于西部地区。由此可见,土地财政对经济增长具有明显的门槛效应,尤其是在东中部地区。具体影响路径包括公共基础设施的重复建设、房地产和低端制造业的无序扩张。提出了提高民生指标在官方考核中的比重、扩大节能环保产业土地供应、加强西部地区基础设施建设等政策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