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阿尔茨海默病(AD)是一种进行性中枢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以进行性认知功能障碍、记忆损伤和行为损害等为主要临床特征.其主要病理标志为细胞内和细胞外异常蛋白的形成及沉积:神经细胞内,异常磷酸化的Tau蛋白构成神经原纤维缠结(NFTs),而细胞外大量的β-淀粉样蛋白(Amyloid-β,Aβ)沉积成老年斑(Senile Plaques,SP)[1].目前AD确切的发病机制仍不清楚,主要假说包括:Aβ级联假说、Tau蛋白假说、氧化应激假说、神经炎性反应假说等.临床尚无治疗AD的特效药物.在痴呆患者中,60%~80%为AD,且AD的发病率逐年上升,70岁老年人中的发病率为5%,而在90岁人群中则上升至50%[2],给家庭和社会带来沉重的负担.目前AD的治疗药物主要分为两类,第一类为乙酰胆碱酯酶抑制剂,如他克林、多奈哌齐和加兰他敏,另一类药物为N-甲基-D-天冬氨酸受体拮抗剂,如美金刚,这两类药物可在一定程度上缓解患者的症状,但无法阻止病情进展,因此,AD新型药物的研究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 出版日期2017
  • 单位南京市中医院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