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论视域下的孟子性善论

作者:赵法生
来源:杭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2, 44(04): 1-10.
DOI:10.19925/j.cnki.issn.1674-2338.2022.04.001

摘要

现代儒学对于孟子性善论的诠释,主要立足于即心言性的心性论。但在孟子关于性善论的论说中,除了心性层面的探究外,更有养气层面的阐发,而气论对于孟子性善论的意义,在以往的研究中并未得到应有的重视。实际上,孟子心性论与理学本体论、康德实践理性观念之差异,正是通过心性与夜气的内在关联才能彰显出来。这种关联使得孟子的本心并非纯粹抽象和形式化的道德法则,在确保其普遍性的同时也获得了实践动能,成为即存有即活动的工夫主体,这对于孟子性善论之证成与道德实践之展开至关重要。因此,尽心与养气构成了孟子性善论论证中密不可分的两条线索,只有将此二者联系起来,才能对孟子性善论获得客观和整全的把握。

  • 出版日期2022
  • 单位中国社会科学院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