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大多数少数民族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前并未形成通用的民族文字,有些民族迄今也没有通用的民族文字,口头文学是他们文学的大宗,口头流传是他们传承和发展文学的主要方式。口头文学作为各民族的百科全书,蕴含着丰富的养料和深邃的哲理,具有文学、科学、社会等多个方面的价值,具有重要的文学史意义。口头文学大量存在的事实与它的重要性使得梳理一个民族文学发展的历史,就一定要叙述口头文学。然而,口头文学是活态的,存在于随时使用中;它是过程性的,没有具体的时间框架,这与文学史书写的时间逻辑和框架安排之间存在着内在矛盾。口头文学的“非时间性”是写史最难解决的问题之一。各类文学史在线性结构中来叙述口头文学产生的诸多问题说明书写口头文学的历史需要超越具体的时间性。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