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为探明不同N、P、K配比对玉米(Zea mays L.)光合生理特性、光合产物及子粒产量的影响,采用大田试验,研究其不同施肥水平下不同生育期叶片光合物质生产能力的差异,探索玉米最佳施肥量,以期为吉林省中北部地区玉米高产高效施肥提供参考。结果表明,从拔节期到成熟期玉米叶片叶绿素含量整体呈先上升后下降趋势,叶片净光合速率(Pn)、气孔导度(Gs)、蒸腾速率(Tr)整体呈下降趋势,T10处理最高,叶片胞间CO2浓度(Ci)呈先下降后上升趋势;从拔节期到成熟期T10处理的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可溶性糖含量、淀粉含量均最高,玉米叶片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可溶性糖含量呈先上升后下降趋势,叶片淀粉含量呈下降趋势;合理的N、P、K配施对玉米的茎粗有一定的影响,株高、茎粗除N肥起决定作用外,与P、K肥也有一定的关系;T7处理的倒伏率最高,T1处理的倒伏率最低;T10处理的玉米子粒产量最高,比对照T0增产176.6%,差异达到极显著水平。因此N为3水平的T10处理在光合生理特性、子粒产量方面综合表现最佳。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