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传化之腑论治慢性肾衰竭

作者:张倩; 张宁; 李同侠*; 黄雪莹; 李翔宇
来源: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2023, 29(11): 1931-1934.
DOI:10.19945/j.cnki.issn.1006-3250.2023.11.009

摘要

慢性肾衰竭患者由于肾功能减退,导致代谢产物潴留和尿毒症毒素蓄积,引发全身多系统病变。中医学认为慢性肾衰竭的病机以脾肾亏虚为本,湿浊毒瘀为标。传化之腑包含胃、大肠、小肠、膀胱、三焦,人体糟粕由此排出体外,泻而不藏,以通为顺。结合中医古籍,笔者认为五脏藏精,传化之腑受浊,故脏病多虚,腑病多实;湿浊毒瘀之实邪留于腑道,难以排出,此为“不通”;脏腑互为表里,腑道不通则扰乱五脏气血运行。基于此,本篇提出应从通调传化之腑、腑通脏自安论治慢性肾衰竭。

  • 出版日期2023
  • 单位中国中医科学院望京医院

全文